近日,根據Wind ESG最新評級數據,新希望六和(000876.SZ)ESG綜合得分7.46,評級由2022年的BBB上調為A。同時,在多家頭部機構的ESG評級中排名持續提升,名列行業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在富時羅素、華證指數、商道融綠ESG評級中,均排名農產品行業第一。

▲ 以上數據來自wind
近年來,上市公司ESG表現已成為全球機構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ESG評級優秀的公司受到各種機構資金的青睞。“公司將從CSR向國際通行、國家鼓勵的ESG治理體系邁進,主動應對挑戰,探索和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新希望六和在《2022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如此提到。
報告顯示,在綠色發展方面,新希望六和以種養結合模式發展生態豬場,開展“豬—沼—肥—果/菜/糧”循環農業。采用“UASB 厭氧+兩級A/O”“CSTR”“黑膜沼氣”三種工藝,將生產污水轉化為中水或沼液,用于大田灌溉。
以高溫好氧發酵技術處理畜禽糞便,生產出安全優質的有機肥原料,就近還田。不僅實現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還促進了土壤改良。2022年產出發酵糞肥10萬噸,中水還田1600萬噸。
值得關注的是,新希望六和在產業內推動光伏、沼氣等清潔能源的多元化利用,探索低碳發展與企業經營的有機融合。
目前,公司在北京平谷5S養豬場等工廠已建設光伏項目9個,年度發電量1066萬千瓦時,折合減排二氧化碳10628噸。豬場糞便厭氧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氣,被用于廠區生產生活用電和供熱,減少電力使用和燃氣消耗,年沼氣循環利用量24000萬方。
此外,新希望六和利用14.5萬畝消納用地種植冬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以及蘋果、沃柑等果木,可實現固碳于植物、藏碳于土壤,每年生物固碳約1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并產出新鮮果蔬160萬公斤。
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新希望六和提出鄉村振興五五工程,從人才振興、小微幫扶、產業振興、樣板帶動等方面助力鄉村振興。
其中,“十萬綠領新農人培訓計劃”線下培訓已覆蓋23個省、128個市、332個縣區,累計開展2,032場,培訓7.99 萬人,線上培訓1,361萬人次。
其開展的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項目,與4所高校達成合作,已累計為企業和行業培養了886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擁有規?;i場實踐經驗的現代化農業人才。
與此同時,新希望六和注重激活組織,創造員工持續學習、共同成長的工作氛圍。2022年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股權激勵,覆蓋從公司高管到豬場場長共2,399人。
新希望六和還建設了集員工學習、培訓管理、知識沉淀為一體的數字化學習平臺“新希望學苑”,通過調研問卷、課程培訓、考試管理、競賽管理、社群交流、學習地圖等功能,實現培訓管理的閉環,全年線上學習總計357794人次,人均學時18.86小時。
不難看出,新希望六和ESG工作已形成自身特點:高度關注綠色發展、“雙碳”目標、鄉村振興、糧食安全等國家戰略,注重將ESG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中,積極推動企業和行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發現社會真正的痛點和需求,持續改變自己、蛻變自己、讓自己更加優秀、卓越,更好地為用戶、行業和社會解決問題、創造價值,是新希望六和持續生長的內在驅動力。”新希望六和在《2022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提出,從飼料到育種、養殖、肉食品屠宰加工,再到和消費者連接的餐廳以及終端,公司將凝聚全產業鏈之力,去服務更多的消費需求,讓客戶得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