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廣使用新型室內裝飾綠色材料,對于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海螺建材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周金波帶來了《關于推廣新型室內裝飾綠色材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周金波看來,“推廣新型室內裝飾綠色材料對于推動生態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綠色材料應用層面差距明顯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我國森林面積不斷增加,但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分布不均。”周金波在《建議》中如此認為。
根據我國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我國人均森林面積僅0.151公頃,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積12.069立方米,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6。根據2022年中國人造板產業報告統計,我國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中人造板、木質家具制造等木材加工業共消費木材約3.3億立方米。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木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且大量依賴進口。根據國家林業與草原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木材需求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0%。”周金波同時認為,不少國家開始限制天然林原木出口或通過技術標準、貿易壁壘等手段對木材與木制品貿易進行限制,致使我國木材進口難度逐步加大。
除此之外,室內裝飾材料引起的空氣污染問題也愈來愈受到外界關注。
周金波認為,室內空氣污染已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室內空氣污染主要是由裝飾裝修材料引起,即便使用單項檢測符合國家標準的環保裝修產品,也可能“量變引起質變”,導致室內甲醛、苯類等空氣污染物超標。
2022年,上海市室內環境凈化協會發布的《中國室內環境空氣污染白皮書》,通過對北京、上海等代表性城市1000戶裝修兩年內的家庭室內空氣質量進行跟蹤檢測,結果顯示春、夏、秋三季甲醛超標率分別為83.33%、76.81%和39.19%,冬季雖未超標,但測試值已接近國家標準限值。
不僅如此,周金波還認為,在室內裝飾綠色材料的應用上,中國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存在差距。
上述《建議》顯示,目前,我國室內裝飾板材產品消費仍主要以木制品為主,新型室內裝飾綠色材料使用占比相對較低。根據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具有一定規模企業的PVC地板總銷量約4.25億平方米,其中95%出口,本土銷售僅占5%。木塑復合材料本土銷量僅占總銷量的約32%,其余均為出口。
“我國新型室內裝飾綠色材料應用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周金波如此認為。

提高室內裝飾材料環保標準
在呼吁“推廣新型室內裝飾綠色材料”的同時,周金波亦帶來了自身建議。
“提高室內裝飾材料的環保標準。”周金波認為,2022年5月2日歐盟委員會已向世貿組織提交的通報中新增甲醛及甲醛釋放量限制條款,要求室內用木制品和家具甲醛釋放限值為0.062mg/m³,木制品和家具以外的物品甲醛釋放限值為0.08mg/m³。美國CARB認證要求甲醛釋放限值為0.065mg/m³,并設有NAF無醛豁免認證。
結合我國國情,周金波建議對《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等強制標準進行修訂,逐步調整甲醛釋放限值,推進室內裝飾材料無醛認證,提高室內裝飾材料的環保標準。
在呼吁提高裝飾材料環保標準的同時,周金波還建議推廣使用新型高分子樹脂基室內裝飾綠色材料。
《建議》認為,按照《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到2035年我國森林覆蓋率要達到26%。對此,周金波建議推廣使用新型高分子樹脂基室內裝飾綠色材料,減少木材使用量的同時,從源頭上改善室內空氣環境,提升居住品質。
周金波同時建議將PVC結皮發泡、木塑、石塑等高分子樹脂基室內裝飾材料也納入實施范圍,并指定為政府出資項目裝飾裝修優選推廣產品。同時,加大對新型室內裝飾綠色材料上下游產業扶持力度,給予一定的財政和稅收支持,通過示范加快新型室內裝飾綠色材料的應用步伐。
除此之外,在大力推廣新型室內裝飾材料的建議中,周金波也呼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加大科技創新投入”。
在周金波看來,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要從源頭上加強監管,加大抽檢、懲處力度,嚴控甲醛、TVOC釋放限量等指標不合格的室內裝飾材料流入消費市場,保障相關標準得到有效執行。引導并鼓勵室內裝飾材料生產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生態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大新型室內裝飾綠色材料技術研發與成果示范推廣的政策支持,充分發揮相關生產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不斷提升新型室內裝飾綠色材料各項性能指標,促進產品迭代升級,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達到最大限度節約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周金波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