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家居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簡稱《措施》),從提升供給質量、創新消費場景、改善消費條件、優化消費環境四方面提出11條政策舉措。同時,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表示,圍繞家居消費,商務部將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家居煥新消費季”活動,協同各方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優化消費供給,釋放家居消費潛力,打造“綠色、時尚、美居”“健康家居”等多個消費場景。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指出,家居消費涉及領域多、上下游鏈條長、規模體量大,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提振,有利于帶動居民消費增長和經濟恢復。并強調以綠色化、智能化、適老化為“發力點”,提升供給質量,創新消費場景,改善消費條件,優化消費環境,疏堵點、解難點、治痛點,促進家居消費恢復和升級。
遵循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目前,全球經濟增長不穩定,國際消費市場形勢多變。從國內看,中國成為全球市場復蘇最快的版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2%,為推動經濟恢復向好發揮重要作用。
2022年,國內綠色建材營業收入超過17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直接拉動綠色建材消費超過200億元。今年上半年,國內綠色建材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這為國內建材行業增添了一劑“強心針”。
“《措施》的出臺,將提振家居行業發展信心,為行業注入新的活力,激發出整個家居行業的內生發展動力。”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認為,家居建材行業在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來促進發展的同時,還要保持耐心,市場恢復不會一蹴而就,要堅持創新引領,推動綠色、康養、智能、安全、環保的建材家居產品更新換代,充分挖掘用戶家居消費潛力,尤其加強家居賣場創新,線上線下相融合,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實現“所見即所得”。
打造高質量供給體系
家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促進家居消費的基礎。我國居民的家居消費需求已經從數量型、粗放型逐漸轉向綠色型、智能型和個性化,消費品質明顯提升。
數據顯示,去年家電、家具、照明、五金四個重點行業規上企業的營業收入3.6萬億元。今年1-5月,也達到了1.35萬億元。這充分展現了家居產業在實現家居消費升級的重要性,家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滿足我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載體。
當前家居消費呈現了定制化、智能化、綠色化、健康化的趨勢,市場空間非常大。據介紹,工信部將和各部門一起認真落實《關于促進家居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著力在優供給、強產業、擴消費、促發展等方面發力。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介紹,“一是,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進一步滿足廣大老百姓的需求。二是,從長遠角度講,要夯實家居消費的產業基礎。三是,打造高質量供給體系。四是,持續推進促消費活動。”
積極推進適老化改造
《措施》將促進家居消費與老舊小區改造、住宅適老化改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等政策有機融合,形成促消費的合力。
老舊小區改造、住宅適老化改造等工作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要發展工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負責人周韜表示,住宅小區是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間,家居消費的主要場景也是在居民區。因此,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住宅適老化改造、便民生活圈建設等工作,對于促進家居消費、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扎實推進2023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扎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實施,靠前謀劃2024年改造計劃。
業內專家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老舊小區改造是我國穩投資惠民生的重要方面,此次政策重在擴大改造對象,并探索建立房屋養老金和保險制度,解決“錢從哪里來”問題,應形成住宅小區改造建設長效機制,同時也對形成新的地方債予以防范。(實習生 袁沐真)